必赢国际437437线路-主页

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(2015年制订)

发布时间:2017-09-09动态浏览次数:524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,具备扎实数理化基础,具有宽阔视野,掌握蚕学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能在蚕丝产业相关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管理、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、复合型专门人才。

二、培养要求

按照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,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、蚕业科学及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现代蚕业生产技术、蚕业资源开发利用、蚕桑生物技术及蚕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,具备从事现代蚕业生产与经营管理、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基本能力。要求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、能力和素质要求:

1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。

2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、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。

3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,掌握栽桑、养蚕、蚕桑病虫害防治、蚕桑良种繁育、茧丝加工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,具备从事蚕丝业生产管理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基本能力。

4、掌握蚕丝业的发展历史、现状和发展趋势,了解国内外行业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。

5、熟悉我国农业、农村和蚕丝行业的有关方针、政策和法规,具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。

6、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,具备一定调查研究、组织管理和决策的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的潜能。

7、掌握一门外国语,能够较熟练地阅读、翻译外文专业资料和进行国际交流。

三、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

主干学科:畜牧学、生物学

核心知识领域:蚕生物学、桑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遗传学、微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。

核心课程:生物化学、昆虫学、植物生理学、动物生理学、微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、蚕体解剖生理学、养蚕学、家蚕病理学、家蚕良种繁育学、家蚕遗传育种学、桑树栽培与育种学、桑树病虫害防治学、茧丝学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。

双语教学课程:普通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基因工程、蚕桑基因组学。

四、主要实践、实验教学环节

主要实践教学环节:桑树栽培实习、养蚕制种实习、茧丝加工实习、创新创业实践、毕业设计(论文)。

主要专业实验:生物化学实验、微生物学实验、植物生理学实验、遗传学实验、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、蚕体解剖生理学实验、家蚕病理学实验。

五、标准修业年限、毕业与学位

标准修业年限为4年。学生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各课程模块要求,修满最低学分188学分,经德、智、体等方面审查合格,准予毕业。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。

六、专业教学计划

1.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教学要求统计表、教学计划中各学期教学周分配安排

见附表。

2.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进程安排表

见附表。

 

Baidu
sogou